中信集团董事长朱鹤新: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业之田”
我们知道,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而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那么这两者应该如何实现协同发展,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业之田”呢?
作为一家总资产达8.4万亿元,年营收超5000亿元、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中信集团给出了答案。记者近日对中信集团董事长朱鹤新进行了专访。
今年1月底,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营,在“华龙一号”国内首堆——福清核电厂的核心发电机组中,40多个关键的铸锻件实现了国内企业自主生产,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
中信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朱鹤新:中信重工“华龙一号”的一些铸缎件,我们克服了困难,来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为“华龙一号”的成功运行做了贡献。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个多元化经营、金融与实业并举的集团公司,过去三年,中信集团对业务进行了整合,今年正式发布了新的业务布局:以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五项为主要业务板块。综合金融服务既是中信集团的传统优势,也占据了目前集团总资产中的大部分。
朱鹤新介绍说,作为全牌照的中央金融企业,中信集团正在整合旗下所有金融类资产,按照监管要求,成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
记者张伟杰:这项工作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吗?
中信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朱鹤新:今年年内,我们会如期地完成,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这样一个平台,来把我们整个金融业务的内在价值发挥得更好。同时要在把风险底线守牢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我们金融的作用,围绕实体经济服务。
朱鹤新告诉记者,借助设立金控平台的契机,新一年,中信集团明确了旗下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目标,同时还在研究内部管控优化方案,防范金融风险。
记者 张伟杰:对于中信集团来说,它的一体两翼的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它的实体部分,怎么样能够更好地推进实体的板块?
中信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朱鹤新:比如农业种业,事实上是我们中信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前几年布局的,现在越来越体现它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在“种业芯片”问题上面应该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中信的一些作用。
中信农业及其投资的隆平高科,收集、保存了以水稻、玉米为主的各类育种资源超3万份,在国内种业企业中排名第一,并通过引入国外育种资源,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玉米资源群。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中信农业及隆平高科正在加大育种资源引进力度,扩大育种资源保存规模,加快攻克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商业育种体系,力争2025年进入全球种业前五,2035年迈入全球前三。
记者 张伟杰:中信集团有金融的板块,有实体的板块,它们之间能够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吗?
中信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朱鹤新:我觉得现在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比如金控集团的打造,它本来就是围绕“一个中信 一个客户”的理念来展开的,通过我们多维度地为客户服务,增加客户的粘性。第二,通过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也有助于实业板块的发展,比如中信参与徐工的混改,就很有特色了,既助推徐工的发展,又实现我们自身的发展,再体现我们产融结合的特色。
朱鹤新介绍说,在徐工的混改项目中,中信集团下属多家企业通过自有资金出资及募集资金的方式参与混改,此外,中信金融子公司还为徐工集团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中信集团旗下的实业子公司也借此与徐工集团在特种钢材等多个领域达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助力这单去年国内规模最大的国企混改项目顺利落地。
今年,中信集团将推动“五大板块”共享客户和渠道等资源,共建“卡脖子”领域产业投资平台。
中信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朱鹤新:不光是融融协同,其实还有产融协同、产业协同。协同实际上不仅是一个链的概念,也是一个圈的概念,来提高它的乘数效应,才是我们协同最大的价值。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