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再生能源欠补不会一次性解决

发布时间:2022-04-03 13:03:18
编辑: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字体: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正在联合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行动,清查完毕后,国家将一次性发放历史拖欠补贴。清查欠补规模是真,但一次性发放欠补基本不可能。

如果一次性发放欠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进行征收,范围是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外的全部销售电量,标准为每千瓦时1.9分。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为892.39亿元,2021年的收入预算为881.80亿元。

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还在清查,具体规模尚未公布,但有机构测算可能在4000亿左右,光靠每年的电价附加收入,显然不可能一次性支付欠补。

另一种可能是由国家财政直接出钱。2022年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确实有所变化,根据预算表,中国人民银行及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将上缴16500亿元利润,其中约有3500亿元被纳入到了2022年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之所以有观点认为可再生能源欠补会一次性解决,依据的就是国家财政出钱了,而这笔钱的数额与欠补规模接近。

2022年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没有单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从预算规模来看,这一项目很有可能被纳入到“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当中。“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2021年的执行数为76.81亿,但2022年的预算达到了4594.47亿元,结合可再生能源附加收入900亿的规模以及约3500亿元的上缴利润,很多人据此判断“可再生能源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是被合并到“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这笔预算也是用来一次性解决可再生能源欠补。

但财政部并未公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的具体项目,并且按照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遵循的“以收定支、专款专用”原则,增加部分不太可能全部用于可再生能源。

从时间上来看,2022年中央财政预算是3月23日挂网,而《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工作的通知》是3月24号印发,自查截止日期是4月15日。如果确定是一次性发放欠补,时间顺序上应该是自查在前,预算挂网在后,否则万一清查过后发现欠补规模远高于预算,缺口很难填平。

此外,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是依照《可再生能源法》征收的,如果一次性解决欠补,可再生能源附加是否还需要继续征收?没有合理理由,每年近千亿规模的附加征收很难让公众接受。

根据此前政策,可再生能源项目欠补的解决方案已经非常清晰,简而言之就是“以时间换空间”。从支出来看,2021年开始,新增风电、光伏发电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补贴缺口收住;从收入看,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每年还在继续征收。所以存量项目的补贴迟早会补上,只是时间问题。

但发电企业等不了这么久,而要加快欠补发放速度,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是最现实可行的方式。只是在过去几年降电价的环境下,这一建议始终没有被采纳,从2016年至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征收标准没有再做调整。

要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发电企业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但新建风电、光伏项目不再享受固定电价补贴,一些发电企业又在承受巨额补贴拖欠,所以可再生能源欠补问题亟需妥善处理。

可以确定的是,国家层面确实正在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欠补问题,财政部此前也提出要“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缺口”。

据了解,相关部门曾提出方案,由国家财政资金、企业举债共同解决缺口问题,但方案并未执行。另有一种思路是成立专门的公司来处理部分债务,但具体方案也尚未确定。

推测来看,之所以要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与其他项目合并,可能就是为了留有调整的余地。4594.47亿元的“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里,可能会有一部分资金用来解决可再生能源欠补问题,但具体有多少、以什么形式解决,目前还没有确定方案。

稳定的政策预期和可持续的保障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至关重要。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缺口持续扩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固定电价政策调整滞后于成本下降的速度,为了争取较高的上网电价,新能源行业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抢装潮,实际装机规模远超规划目标。

站在企业角度,抢装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行业的盲目扩张提前透支了可再生能源补贴额度,欠补也让开发企业背负巨大的经营压力。

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解决欠补问题已经提上日程,但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建立可持续的保障机制,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加快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标签: 可再生能源 政府性基金 补贴资金

   原标题:为什么可再生能源欠补不会一次性解决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