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上市公司涉氢业务营收揭晓
氢能发展热潮下,入局企业的实际营收状况如何?
近期,氢能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以中集安瑞科、亿华通、科威尔、天能股份、厚普股份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透露了涉氢业务营收数据,均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部分上市公司还透露了在手订单情况。整体而言,在氢能领域布局超前的上市公司已经有了不小的收获。
1、厚普股份:1.95亿元在手订单
厚普股份是清洁能源加注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深耕LNG车用加注装备主业,正积极拓展氢能和船用加注市场。
其年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82.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1.5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1年,是厚普股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公司在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的业务布局初见成效。报告期末,公司氢能加注设备及工程设计在手订单达到1.95亿元。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加,规模效应逐步体现, 公司加注设备及零部件业务的收入和毛利规模显著增长。
面对下一步发展,厚普股份表示,公司要做强氢能业务,加强高压氢气核心零部件系列产品研发,提升加氢站整体解决方案竞争力,布局液氢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以固态储氢为核心的储氢、供氢解决方案,同时将推行“大营销”“大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宽业务渠道,开拓能源化工与电力领域的制氢、加氢业务。
2、嘉化能源:氢气业务营收5040.06万元
嘉化能源主要制造和销售聚氯乙烯(含氯乙烯)、脂肪醇(酸)、氯碱、蒸汽、磺化医药系列产品以及硫酸系列产品,子公司经营化工、港口码头装卸、仓储业务、新能源发电业务及氢能、加氢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
其年报显示,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89.57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08 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38.69%。
报告期内,除主营板块业绩稳定增长外,嘉化能源在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效益开始显现——氢气产品已达到高纯氢标准,2021年已对外销售合格高纯氢300多万立方米,全年加氢量为244.11吨,累计加氢2.2万余车次。2021年,嘉化能源氢气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合计5040.06万元,同比2020年增长45.55%,毛利率达66.88%。
3、中集安瑞科:氢能业务收入 1.75亿元
中集安瑞科立足清洁能源、化工环境、液态食品行业,为客户提供运输、储存、加工的关键装备、工程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现已成为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集成业务服务商与关键设备制造商。
其年报显示,2021年的合并收益上升49.9%至人民币184.25亿元(2020年:人民币122.9亿元);氢能相关业务录得收入 1.75亿,同比增长37%,主要得益于氢能行业快速发展,公司氢能储运装备和加氢站设备及工程业务市场需求增加。
2021年底,公司累计新签订单为人民币213亿元,录得同比增长50.1%。氢能业务的新签订单于2021年底为人民币2.3亿元。
4、亿华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96%
4月15日,亿华通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 9.97%。分产品来看:燃料电池系统收入同比增加 3.63%;零部件收入同比增加 102.31%;技术开发及服务收入同比减少 17.88%;其他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145%。
报告还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在研发及新品开发、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发及新品开发方面,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示范经验,报告期内亿华通完成了两款新一代高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产品G120和G80Pro的研发,进一步提升了系统额定功率,且产品性能更为成熟稳定,同时公司于2021年底发布了额定功率达到 240kW 的燃料电池系统产品, 该产品采用多项自主集成技术,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气、空、水、热、电等核心元素的高效协同控制,多项核心参数指标取得了重要突破。
市场拓展方面,亿华通秉承“点-线-面”发展战略,重点围绕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及潜力城市进行开发, 搭载公司产品的燃料电池汽车已在北京、张家口、上海、成都、郑州及淄博等多个城市投入运营,且公司产品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至冷链运输、环卫及重卡等多场景。
5、京城股份:交付冬奥会140 套火炬储氢系统订单
京城股份主要产品包括车用液化天然气(LNG)气瓶、车用压缩天然气(CNG)气瓶、钢质无缝气瓶、焊接绝热气瓶、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ISO 罐式集装箱、低温储罐、燃料电池用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 LNG 加气站设备等。其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11.83 亿元,同比增长约 8.6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328.22 万元。
抓住碳中和的大背景叠加冬奥会契机,公司成功交付冬奥会项目 140 套储氢系统订单,为冬奥会提供火炬储氢系统。加大与整车厂的合作力度,为多家厂商提供公告样车用供氢系统,并完成小批量供货。积极承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应用等任务,氢能产品实现较快增长。
6、亚普股份:车载氢系统已取得主机厂订单
亚普股份遵循“做精传统燃油系统,深耕可替代燃料和插电式及混合动力燃料系统,加快电池包研发,布局燃料电池储氢系统”的技术路线图,正在积极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储氢产品关键零部件的研发。
其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7亿元,较上期下降9.05%,主要因本年主营产品结构变化,同时其他业务收入减少所致。
2021年公司大力投入到车载氢系统及其零部件的研发工作中,与国内知名高校及氢能头部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公司自主研发的35MPa车载氢系统已在成渝地区示范运营;70MPa车载氢系统已取得某主机厂批量订单。公司已完成车载氢系统实验中心的建设工作,正在搭建国内首条氢系统自动化生产线。
7、金宏气体:氢气子公司营收2,094.99万元
金宏气体主要在特种气体产业化、二氧化碳回收、氢气生产、空分生产、标准化充装站以及物流方面进行布局。其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40.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5.34%。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资产为4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到26.8亿元。
氢能方面,金宏气体在2021年与中石化、中石油、奇瑞万达、开沃新能源等签署加氢站氢气或汽车内部撬装站供应合同,为上海、重庆、无锡、贵阳等地提供服务,目前累计服务 14 家加氢站或汽车内部撬装站。其全资子公司张家港金宏主营氢气生产、销售,2021年营收达2,094.99万元,净利润610.85万元。
8、安泰科技:“解锁”全产业链条,实现应用供货
安泰科技是中国钢研旗下新材料领域的核心产业平台和科技创新主体,是我国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7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15亿元,新签合同额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96%、2157.15%、36.2%, 均创近十年来历史新高。
安泰科技在氢能领域的布局覆盖氢气制取、加注及电堆研发、关键材料生产等。目前已实现气体扩散层、金属双极板等关键材料的稳定生产和批量销售;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SY062和SY112通过国家级强检认证,电堆模块已实现初步应用,正处于市场开发和逐步普及阶段;公司为电解制氢的电解槽提供配套金属材料,开始给国外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服务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氢能出行”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项目所研制的加氢站设备健康管理和智慧站控系统,已在国电投延庆、中石油金龙站实现应用。
9、天能股份:燃料电池产品已量产出货
天能股份已形成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协同发展及氢燃料电池储备发展的产品体系,业务范围也拓展至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储能电池、备用电池等领域。
其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87.16亿元,同比上涨10.30%。但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成本端承压,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一定影响, 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69亿元,同比下滑 39.94%。
公司高度重视新型清洁能源路线的技术积累及商业落地。2021 年,公司氢电发展进入“加速度” ,与南京金龙、 徐工集团、 吉利汽车等厂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南京金龙合作的开沃客车及与吉利汽车合作的远程牌客车上榜工信部产品目录,这标志着公司氢燃料电池已成功实现商业化落地。报告期内,公司燃料电池产品已量产出货,实现收入。
10、科威尔:燃料电池测试装备实现营业收入 5,983.36 万元
科威尔围绕新能源发电、电动车辆、氢能、功率半导体四大行业,正以测试电源为基础横向扩充产品应用场景, 以各类测试系统为抓手纵向挖掘行业新增市场机会。其2021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8亿元,同比增长 5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91.61 万元,同比增长 5.33%。
其燃料电池测试装备产品线围绕氢能两大核心场景,布局从用氢端延伸至制氢端领域的相关测试产品。报告期内,受到核心原材料、零部件交期的影响,公司燃料电池测试装备产品线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落后于订单增速,实现营业收入 5,983.36 万元,同比增长41.08%。
原标题:10家上市公司涉氢业务营收揭晓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