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成锂电投资新宠 一线动力电池巨头“全员布防”

发布时间:2022-05-14 05:43:04
编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

今年的负极材料环节,同2021年下半年的正极材料有些相似,众多资本正蜂拥而至。

5月11日晚,君禾股份公告,拟以现金4.5亿元认购黑龙江哈工石墨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使得公司绑定负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与其进行深度合作。

而君禾股份主营业务为家用水泵,本身与新能源材料并无过多交集。

但是,类似行业外部资本进入的案例不在少数,索通发展、杰瑞股份、龙佰集团等均有负极材料领域投资计划,行业“新兵”不断增加。

另一边,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在通过合资或者入股等方式锁定负极产能,今年4月上述两家公司还联合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战略投资杉杉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

钢联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披露负极材料项目公告产能为800多万吨。其中,环评审批公示产能在300多万吨,能耗审批公示在100多万吨。而在去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尚不过77.9万吨。

虽然上述新增产能难以全部落地,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动力电池材料价格走势分化后,负极材料仍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甚至下半年不排除进一步走高的可能。

绑定

在今年的负极材料扩产项目中,出现了不少动力电池企业的身影,几乎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头部公司均有布局。

今年2月,中科电气宣布拟与宁德时代合资投建“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今年4月,宁德时代则是南北市场同步发力。先是与比亚迪、ATL、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等,一同参与杉杉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战略投资,随后辽宁锦州时代负极材料项目开工。

该项目预计投资约100亿元,产能达到40万吨,将依托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针状焦和石油焦生产优势。

比亚迪方面,除了对上述上海杉杉的投资外,道氏技术4月还宣布计划对其碳材料业务板块的运营平台佛山市格瑞芬增资,并引进比亚迪等战略股东。

随后,格瑞芬便宣布在兰州新设子公司,建设15万吨硅碳、石墨负极材料及石墨化加工等项目。

其他头部企业中,蜂巢能源、亿纬锂能也在出手。4月下旬,亿纬锂能新增对外投资,新增投资企业为云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投资比例40%。

毫无疑问,继布局上游锂资源外,负极材料已经成为各家下游龙头的重要投资方向,这也是当前行业趋势使然。

在经历2021年的供给失衡后,叠加电池企业又都拥有极为可观的扩产计划,锁定原材料供给成了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当前供需关系并无实质改变的背景下。

对此百川盈孚反馈称,“石墨化产能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暂无富余的石墨化产能供给其他负极企业。而多数企业优先建造石墨化车间,但建设周期较长,负极石墨化产能供应紧张的状态暂时无法缓解。”

另有某负极材料头部企业高管表示,“很多客户的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上个月接了订单,不可能以后就不接了,而接到的订单数量也是越来越大。”

他认为,电池企业加速布局,本身也折射出市场上负极市场供需紧张、阶段性产能不足的现状。

通过合建产能、投资入股的方式,动力电池企业可以提前锁定一部分负极产能,从而支撑自身的庞大扩产计划。如上述中科电气与宁德时代的合建项目,便已明确“将优先保障宁德时代的石墨化负极产品供应”。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行业前三甲贝特瑞、璞泰来和杉杉股份的差距不算太大,2021年负极材料收入分别为65亿元、51亿元和41亿元。

而随着宁德时代等巨头的入局和扶持,未来负极材料行业格局也可能会有所改变。

成本

与正极材料不同,负极材料虽然不受制于钴、锂等稀有金属,动力电池成本占比也只有15%左右,但是仍旧躲不开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的成本抬升。

以针状焦为例,2021年5月时价格在9000元/吨左右,最近已经涨至13600元附近。

“主要是受到国际油价带动,石油焦、针状焦每上涨5%到10%,负极成本会抬升2000到3000元左右。”百川盈孚负极行业分析师周浩指出。

其中,成本占比更大的石墨化费用也较去年出现明显上调。对此,贝特瑞接受调研时指出,“目前公司石墨化加工主要以委外为主,所以去年开始石墨化加工费上涨也使公司利润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石墨化加工费在2.8万元到3万元之间,这主要受到前期石墨化产能较为有限的影响。”周浩介绍称。

对此,贝特瑞在回应石墨化价格拐点时表示,“难以准确预测,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因短期供需失衡所致,随着后续石墨化新建产能释放,价格也将回归理性水平。”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高端负极主流价格在7万-7.5万元/吨左右,中端负极主流价格在5.2万-6万元/吨,低端负极主流价格在3.6万-4万元/吨。

另据周浩介绍,负极材料价格波动相对稳定,主要是受到行业自身调价周期的影响,会按照季度、半年度的方式集中与下游协商接下来的价格,“电池巨头们也将成本、利润算得很清楚,大概会预留出10%到13%的利润率空间。”

而在2021年,国内主流负极企业毛利率多维持在30%左右,叠加一季度成本端的上涨,行业利润率会否随之下滑?

贝特瑞近期指出,今年一季度开始产品价格有所上调,但难以完全传导成本压力。

而从21世纪资本研究院的调研情况来看,各家负极企业由于原料采购、石墨化自给率、产品调价周期等因素,存在不小差异。

前述负极企业高管便表示,目前公司产品价格是按月调整,之前是“锁量不锁价”,现在是量也不锁了,每个月按订单生产,定价则会与客户协商。

国内某一线负极企业人士也表示,去年石墨化费用上涨阶段,公司已经开始进行临时调价,加之原料采购成本、产品定位、石墨化成本不同,负极企业个体盈利差异明显。

总体上看,头部负极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加之产品售价调整灵活、石墨化自给率高于同业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仍然有所保证。

以璞泰来为例,2021年公司负极材料毛利率为29.49%,锂电池材料及设备整体毛利率为35.54%。

而按照万联测算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8.7%,环比增长3.7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上就受益于其业内领先的石墨化自给率。

21世纪资本研究院采访了解到,璞泰来石墨化自给率目标为60%至70%,现阶段大概维持在这一区间。而贝特瑞此前公开给出的石墨化自给率目标为,“长期目标超过50%”。

趋势

将高、中、低端产品价格拉平,当前负极材料价格在5.4万元/吨,其中石墨化成本就超过了一半,所以包含石墨化环节的“一体化”项目就成了新增产能的主流。

此外,由于石墨化属于高耗能项目,国内整体产能布局也开始向西南省份转移,包括云、贵、川等地。

“此前产能集中于内蒙等北方地区,一旦出现环保检查或者是能耗双控的限制,就会对整个行业供给端带来显著影响。而在产能分散后,石墨化环节的供给风险也随之降低。”周浩表示。

宁德时代、比亚迪共同战投的上海杉杉,便同时符合上述特点。

4月底,杉杉股份公告,投资97亿元建设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落地云南,兼具原材料加工、低温改性、石墨化、碳化及成品加工五大工序于一体的负极材料生产。

贝特瑞公众号5月12日推文也显示,公司在云南的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已于5月11日开工。

行业龙头不断扩产,叠加大量行业外部资本的进入,目前国内负极材料已宣布的产能规模已经十分可观。

高工锂电指出,2022年Q1国内新增的负极材料领域产能达到270万吨,满足约1928GWh-2076GWh的电池产能需求。若叠加去年国内企业在负极领域的产能布局,该数字将进一步放大。

而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国内负极材料总产能为73万吨,开工率为75.22%,低于2021年5月至12月高于80%的水平。

短期内新增产能的大量涌入,行业内自然产生了对未来产能过剩的担忧。

对此上述负极企业高管表示,“负极材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此前行业产能就是过剩的,只是近两年受到需求端的带动,产能利用率才出现明显提升,以后产能过剩压力还会出现,只是谁也说不清供需逆转的节点。”

周浩相对乐观一些,“与2021年下半年正极材料的扩产一样,今年负极材料的新增产能也不会集中释放,比如新投产项目产能是20万吨,一期项目可能只有5万吨,看起来新增产能规模惊人,但是企业自身会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建设三期项目时,市场如果转差,企业也不会盲目投产。”

考虑到上述因素,他预计未来负极材料产能会处于供需相对平衡,或者是总产能稍大于需求的状态。

而就年内市场来看,考虑到原料、加工费用的支撑,以及当前供需紧张并未得到有效缓解,负极材料的高景气度仍将延续。

“下半年负极材料仍然有上涨空间,5月底确定下半年价格时,定价会有所波动。”周浩指出。

标签: 新增产能 杉杉股份

   原标题:负极材料成锂电投资新宠 一线动力电池巨头“全员布防”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