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消息:我国制氢设备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大规模光伏、风电的建设将是未来绿氢大规模应用的有力支撑,也是倒逼化工等传统高耗能、高排碳行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有力举措。此次下线的希倍优1400标方制氢系统,很好地遵循了制氢设备向低成本、低能耗、高电密、高产气量的发展方向。
近日,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倍优氢能”)最新制氢装备“希倍优1400标方制氢系统”正式下线。在下线仪式上,希倍优氢能分别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政府签署《希倍优科右前旗氢能装备制造风光制氢合成氨项目》,与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腾格里30000Nm3/h风光制氢项目合作协议》,与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东南分公司、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签署《新能源产业投资开发三方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华(江苏)风电有限公司、射阳港经济开发区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管理办公室签署《零碳绿色气体产业园合作协议》。
【资料图】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及氢能产业加速发展背景下,绿氢在脱碳中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随着电解水制氢部署规模不断扩大,为适应未来绿氢大规模制取需求,我国制氢设备在成本、能耗、产氢效率等技术方面迎来持续提升。
■■绿氢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并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交通运输,氢气需求量庞大的工业领域同样开始重视绿氢发展,这也意味着绿氢已经成为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4月7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石化化工企业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
“虽然氢经济时代没有想象的那样迅速到来,但氢气涉及到化工、电子、冶金、能源、宇航、交通等很多领域,其规模在不断发展,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倍优氢能副总经理徐尚国表示。
希倍优氢能总经理李留罐指出,2020年-2025年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首个五年,期间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计划达到10万吨-20万吨/年。同时,海内外近年来已有多个大规模绿氢项目开建,推行绿氢大规模制取已是大势所趋。
■■瞄准碱性电解槽制氢
作为成套的电解水制氢系统和制氢解决方案提供商,为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希倍优氢能不断聚焦氢气制取硬技术,持续提升制氢设备性能。此前,希倍优氢能首套50标方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已于今年1月在江苏苏州正式下线。
据介绍,该制氢系统采用全新的“一体化双极板结构”,可使电极表面的电位-电流分布更均匀,电子导体的欧姆损耗更小,同等电流下直流能耗更低。此外,考虑到整套制氢系统的安全性,该制氢系统设计了更全面的安全连锁系统,而且在后处理、智能控制系统方面也进行了最新的升级优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绿氢项目还是以碱性电解制氢为主,随着近几年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强,碱性电解槽性能迎来显著提升,在保持低成本优势的前提下,关键性能指标已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接近。另外,随着科研力量和产业投资的注入,碱性电解制氢技术在规模、成本、性能等综合性能上将保持竞争优势。
“碱性电解制氢具有安全可靠、运行寿命长、较适合大规模氢能项目等特点,价格方面,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也具备非常大的优势。”李留罐表示,因此希倍优氢能瞄准碱性电解制氢,适应大规模解决方案,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以创新。“结构上避免接触电阻,优化电极表面电流——电位分布,优化流道及内部流场。材料上,采用新工艺,多元合金催化剂、新型复合隔膜。设备整体欧姆压降更小,电流密度更高,碱液配流更均,管道压降更低。”
■■技术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表示,绿氢将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大规模、低成本制取绿氢尤为关键。这也对制氢设备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大标方制氢设备的下线,正是希倍优氢能支持绿氢规模应用的具体实践。李留罐表示,大规模光伏、风电的建设将是未来绿氢大规模应用的有力支撑,也是倒逼化工等传统高耗能、高排碳行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有力举措。希倍优氢能此次下线的1400标方制氢系统,很好地遵循了制氢设备向低成本、低能耗、高电密、高产气量的发展方向。
“同时,针对新能源发电波动性特点,希倍优氢能将同步研发搭载模块化电解槽的后处理系统和智控系统,为后期电解槽批量生产和模块化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预计新型的模块化电解槽将在2023年正式投产。”李留罐称。
李留罐进一步强调,目前制氢设备技术远未触及“天花板”,在降低能耗、提高使用寿命、维护成本、解决电池衰减问题等方面仍需持续推进。
未来,希倍优氢能将加大研发及测试投入,对电解槽进行稳定性测试。徐尚国表示,公司将始终助力发展氢能经济,在提升催化剂性能及电极使用寿命、降低整槽欧姆压降、制氢设备与新能源耦合等领域继续深耕。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