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头条丨“碳中和”重构企业竞争规则 能源产业加速向技术主导和资本主导转变

发布时间:2022-08-28 19:01:53
编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体:

◎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确定性趋势,能源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企业家目之所视,传统能源化工企业将与新能源产业碰撞出哪些火花?抓住未来的新能源企业又如何看待当前的行业难题与未来节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会有一批企业“死于碳下”,也一定会有一批企业“活在碳上”。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如此形容“双碳”为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每经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陈俊杰

8月27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指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主办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北京开幕。

当前,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确定性趋势,能源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企业家目之所视,传统能源化工企业将与新能源产业碰撞出哪些火花?抓住未来的新能源企业又如何看待当前的行业难题与未来节点?

机遇与风险并存。这场深刻的能源转型乃至经济转型,不仅依赖技术创新,更依仗体制机制创新和认识观念创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建议提升低碳转型风险识别能力,只有处理好风险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双碳”目标。

企业建言:碳中和将重构企业竞争规则

“双碳”对能源产业带来的影响已经无须多言。

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会有一批企业“死于碳下”,也一定会有一批企业“活在碳上”。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如此形容“双碳”为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如今,随着不断细化的碳减排目标,身处变革浪潮中的传统能源企业及新能源企业将如何应对?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震对能源行业的未来演进进行了解读。他指出,能源产业在加速向技术主导和资本主导转变。“传统的化石能源更多是资源主导的,在未来新的能源里面资本主导会更重要。”

此外,王震提到,碳中和还将重构企业竞争规则和核心竞争力,产品和原材料的碳含量将成为与成本、质量和服务同等重要的竞争要素。在新的竞争态势下,清洁低碳能源已成为更多企业减排降碳的必然选项。

光伏、风电是当前可再生发能源发展中的主力军。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介绍,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将超过50%。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李振国表示,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和经济性已经不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当前的焦点是如何保障能源系统稳定与平衡。李振国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利用非物理性的政策机制调节,实现对新能源的高比例消纳。其次,需要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常规水电站、抽水蓄能的升级改造。最后,要引进氢能,实现深度脱碳。

与此同时,随着以光伏、风电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这也将带来大量的化学品增量需求,推动石化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因此,李寿生认为“双碳”将促进石油化工行业与各行业的耦合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下,我国工业生产一定会打破以生产技术和工艺为标志的相互隔离的状态,探索走出一条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纽带,互联互通、共生共赢的耦合发展新模式。”

专家洞察:绿色低碳转型将重新定义资产价格

然而,转型往往伴随着风险。尤其是对于“双碳”这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来说,其转型风险也更加复杂多样。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低碳转型面临两方面风险。一方面是因低碳政策和低碳项目实施产生的直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实施低碳转型路径可能产生的间接负面影响。例如,可能出现政策目标不当或者考核机制不合理、央地行动不一致等政策风险。在社会风险方面,可能出现煤矿工人失业、高碳行业失业,引发不同社会群体或不同区域居民不平等。

刘尚希进一步指出,风险会转化为成本。所谓用市场机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就是要风险尽可能低、成本可以承受、能获得收益。否则,绿色低碳转型就很难推动,或者现实情况不如原先设想。

刘尚希建议,要系统分析特定区域的经济、政策、社会、技术风险,同时考虑其低碳转型中的“风险-成本”转化机制和收益结构,这是提高绿色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换言之,只有处理好风险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双碳”目标,否则可能产生大于收益的社会成本,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绿色低碳转型将重新定义资产价格,重塑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例如,对发电企业来说,新能源发展趋势下,公司煤电设备的估值可能会下降,甚至成为沉没成本。而实体行业资产估值的变化又会影响到金融机构及投融资行为。

不过,刘尚希指出,资产重新估值的发生阶段很难确定,不同资产重新定价的时间和速度也不同,与技术创新、监管政策等有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如何把握好节奏,让不同资产重新定价的速度可控、可以承受,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量化评估这些风险对企业、经济、财政、金融体系的影响,减少高碳资产的风险敞口,进而有效地支持绿色低碳转型。这需要理论上的创新,在资产评估、会计准则等方面都需要重新去构建。”刘尚希表示。

标签: 技术创新 清华大学 可再生能源

   原标题:环球微头条丨“碳中和”重构企业竞争规则 能源产业加速向技术主导和资本主导转变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