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产值预计可超千亿规模 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产业
智通财经APP获悉,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137.4GWh,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产值预计可超千亿规模。预测2025年,中国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容量将达到96万吨,2025年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可再生的锂、钴、镍、锰资源量分别约占相应需求量的27.7%、55.5%、28.7%、47.9%。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在整车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从动力电池使用寿命来看,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有效寿命为4—6年。如今国内第一批新能源车型将从今年年底开始陆续迎来动力电池退役热潮。
动力电池含有镍、钴、锰等多种重金属,其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易在空气环境中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威胁环境安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后,可能仍有20-70%不等的剩余容量,可降级用于储能、备电等场景,实现余能最大化利用,像常见的手持小风扇的很可能来源于退役电池。
【资料图】
目前动力电池已经开始进入大批量退役阶段,动力电池回收蓝海市场“钱”景乍现。据EVTank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为170亿元,2022年,规模将扩大至482.9亿元,2026年前后,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政策方面,针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予以规范。8月1日,工信部、发改委及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要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信部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有望加速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另外,北京、江苏、江西等省市提出了动力电池回收的政策目标,上海、浙江、天津等省市则提出了动力电池材料和技术突破的相关目标。
近两年,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锂电价格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涨价潮。稳供应成为产业链普遍关注的问题,缓解压力的通道有二:一是力争稳住上游原材料价格,二是加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前者不可控,后者自然成为了潜在的蓝海市场。
东莞证券认为,动力电池回收是必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环保问题,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提高了回收动力电池的经济价值,有助于改善回收企业的盈利能力。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持续攀升,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产业。
目前在动力电池回收赛道上,按照回收主体不同,目前业内存在着三种主流的商业模式,分别为:①以电池生产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②以汽车制造商为回收主体的模式;③以第三方为回收主体的模式。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一哥”,在电池回收领域同样出色,借力广东普邦打造商业闭环。整车制造商动力电池回收的代表企业为上汽集团,其首个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已成功落地。第三方为主体的企业代表为格林美,在回收渠道方面,已与丰田、长安、蔚来、威马、小鹏等超过500 家整车厂和电池厂签署协议,建立废旧电池定向回收网络。
相关概念股:
宁德时代(300750.SZ):提前布局回收领域,拥有领先的回收技术,镍钴锰回收率达99%以上。2021年公司在湖北宜昌新建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与德国BASF合作拓展欧洲市场,推进回收业务快速发展。
格林美(002340.SZ):当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的两大头部企业之一,构建了全球先进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动力电池包再造”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格林美拥有3个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中心,回收处理废旧电池(除铅酸电池外)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以上。
赣锋锂业(002460.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是锂电池回收的行业头部企业之一,拥有3.4万吨综合废旧电池回收产能,锂镍钴等金属的回收率已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道氏技术(300409.SZ):于2020年底取得第二批电池回收利用资质,目前已经建成对应产线,并已开展回收业务。
天奇股份(002009.SZ):已从六大渠道方向开展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及回收渠道布局,构建“互联网+回收”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废旧锂电池回收服务网络,共同构建废旧锂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圈,形成具有天奇企业特色的锂电池服务及循环体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