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的泡沫与困境,软科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8 16:22:49
编辑:
来源:鱼眼看电改
字体:

前言


(资料图)

虚拟电厂最近还是比较热,比如山西的虚拟电厂参与市场化交易新闻。

可能电力行业绝大多数人是自然科学的背景,无论是特高压、新能源大基地、储能、乃至综合能源,工程技术思维始终占据主导,虚拟电厂也是如此。

比如从驱动力上看,目前虚拟电厂更多是技术驱动的,把负荷侧资源用5G+ 云平台管理起来,然后参与电力交易。同时又是工程思维化的:怎么用最快的实施方法,占据3%-5%的可调负荷。

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书中,作者的观点是: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是制度变迁、技术变迁、经济变迁的复杂动力学产物(软科学)。

所以当下更需要用软科学思维,去审视虚拟电厂、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

什么是软科学?

软科学是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非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科。它研究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问题,软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对应。

虚拟电厂,从自然科学到软科学

从自然科学角度,虚拟电厂是负荷侧各类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正是这种思维,导致虚拟电厂在缺乏足够的商业模式和用户粘性,全球都是如此:

当辅助服务市场收益和补贴不足以支持虚拟电厂的持续投入,那么虚拟电厂很容易就沦为“成本性工程”。

对电网来说,用输配电价成本去覆盖负荷控制的投入;对发电企业来说,用新能源投资成本去覆盖。

但即使不考虑盈利,虚拟电厂作为一项业务也很难持续:负荷的使用、管理和预测,是用户生产运营环节的事情,而不是从发电企业或者电网企业立场出发的。

比如虚拟电厂里的V2G场景,用户想要的“随时随地用车需求”,和电网希望的“车辆向电网倒送功率”的需求,很多时候是矛盾的。

这里就是一种软科学思考了,因为虚拟电厂的技术,需要内嵌到“用户的使用习惯”这种制度性,以及“用户需要拿到多少补贴才能改变使用习惯”这种经济性问题上了。

虚拟电厂处于导入期

《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分为两个周期:导入期(包括爆发阶段和狂热阶段)和展开期(包括协同阶段和成熟阶段)。

在导入期,新的技术被发明,并且被金融资本所追捧,被小规模的应用,看似前景一片美好。但是由于新技术和基于旧技术的经济、制度之间无法自洽,导致金融泡沫破裂。

但是新技术的扩散,使得经济、制度层面开始慢慢变革,接受新的技术,发展出新的框架去容纳,并构成新的自洽,这时技术进入展开期,真正的黄金时代到来。

虚拟电厂目前只是在导入期。电力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生产部门,基于原有的经济和制度模式,是无法适应以虚拟电厂为代表的,新能源和数字化相互融合的,技术上新型电力系统的,所以需要能源革命的体制革命。

这才是虚拟电厂面临的根本困境。

没什么新东西

昨天和某位学者聊天,他在参与一项新型电力系统的国家课题。

他说:新型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自动化和通信,乃至调度、设备管理这些专业,没什么新东西,电网公司都做得很好了。还有啥可以深入研究的?

作为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领域,新型电力系统绝大多数技术都是完备的。

恰恰作为软科学的社会、经济、制度、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恰恰具备重大创新的可能,而且这种软科学创新,反过来会带动工程技术的更多创新可能。

苹果是深谙此道的高手,苹果手机的绝大多数技术,都并非工程原创,比如最早的触摸屏,到iphone14的灵动岛。

但是苹果能把触摸屏智能手机、IOS智能操作系统、音乐Store、APP内容分发机制、icloud云计算,甚至CarPlay车载交互,深度的融合与相互嵌入,构建了一个新的经济模式(内容分发)和新的制度模式(苹果技术生态)。

虚拟电厂,软科学里的综合创新

我把虚拟电厂,看成是新型电力系统最后一公里创新的高级应用。

1、虚拟电厂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一部分

新型电力系统包括了新的电源、新的电网、新的负荷、新的体制(经济模式和制度模式)。

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价值,是绿色电力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要解决的矛盾是,原有的电力系统的经济模式、体制,是为传统电力的大规模、低成本传输而设计的,对于绿色电力来说,并非整体最优。

2、虚拟电厂是新型电力系统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要实现绿色电力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需要发用匹配,需要解决用电侧最后一公里的管理和控制问题。

这不是虚拟电厂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构建虚拟电厂的基础。

一个典型的高压电力用户,最后一公里的配电系统也是较为复杂的,一般要经过多级的配电线路,才能达到末端负荷。

这是某个商场的设备关系树(部分):

而虚拟电厂想绕开最后一公里,一杆子捅到末端负荷(当然是主要负荷),这个逻辑也很难成立,关口的净功率曲线,是每一个回路,每一路负荷的总加,这个总加既有线路拓扑的结构关系,也有相互叠加的时间关系。

3、最后一公里是一个综合问题,虚拟电厂是上层应用

需要把最后一公里打穿,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制度上的,更是技术-经济-制度三要素的自洽的。

小的自洽,是最后一公里,如何推动客户配电系统运行管理的制度变革和经济变革,让负荷侧的资源更好的聚集和调度,以满足电力市场和电网的需求。

大的自洽是用电端的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分布式光储充,与电网端的微电网-配电网-输电网的新的平衡体制,以及发电端的大规模集中式风光储+火电灵活性融合,如何在新型电力系统的条件下,构建新的体制、新的经济模式。

所以,虚拟电厂不是一个具体的技术应用,或者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专业的业务问题,更像是解决多层次自洽协调下的,在展开期的协同阶段才能真正落地的一个上层应用。

虚拟电厂目前没有解决的软科学问题

如果不解决自洽的问题,虚拟电厂是不可能真正获得用户私有负荷资源的调度权的。

只有在技术层面(新能源+数字化)、运营制度层面(从简单设备运维到综合能源服务管理)、经济制度层面(建立各类实体和虚拟产权、各类资产价格、各类资产的多层级交易机制),形成正向闭环的自洽,而不是技术与制度、经济的互锁,虚拟电厂作为这个复杂系统的上层应用才会成为可能。

就像如果没有苹果、安卓之上的移动生态构建,乃至商品营销、零售业开放、物流体系的彻底革命,是不可能出现“抖音直播带货"这个上层应用的,即使有也是一个电视购物卫视频道而已。

所以在可能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体制、新经济出现之前,我认为:

虚拟电厂现在,可能存在导入期的投资泡沫

从广义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泡沫破裂不是坏事:2000年前后互联网”.com泡沫”的破裂,是互联网技术深度耦合与改变社会体制、经济关系,从冲突关系变为自洽关系的开始,也是后来以BAT为代表的优质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起点。

可能新能源、储能、虚拟电厂投资泡沫的破裂,才是真正新型电力系统开始之时。

做好有长期价值的事,慢慢来。

标签: 电力系统 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

   原标题:虚拟电厂的泡沫与困境,软科学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