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江苏2023年光储市场:深度融合成大趋势
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其中,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为了缓解光伏发电不确定的难题,光伏行业开始向储能技术转型升级,光储融合因此成为推动光伏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
(相关资料图)
“全球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江苏省不仅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能源变革的样板省份之一,更是全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之一。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并网33.656GW,其中江苏以2.568GW位列第四,同时江苏也以1.430GW位居一季度工商业光伏新增装机榜首。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了解到,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和区外来电的不断增多,江苏面临的新能源消纳和系统调峰压力不断加大,加快新型储能项目建设、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利好政策频出
为光储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了解,2020年至今,江苏省陆续出台了《江苏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开展2022年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开发建设工作的通知》《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配套调峰能力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支持新型储能行业发展。
《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江苏全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60万千瓦左右。而在江苏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我省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项目规模达到5GW左右。其中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规模达到3.5GW左右;用户侧1GW左右;电源侧500MW左右。在支持项目运营方面,更明确独立储能市场主体地位,提出依法取得备案文件,直接接入公用电网,具备独立计量、控制等技术条件,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可被电网监控和调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电力市场运营规则等要求,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可作为独立主体注册并参与电力市场。其他类型的新型储能项目,可依规通过联合或聚合等形式参与电力市场,也可通过技术改造满足同等技术条件和安全标准后,选择转为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参与电力市场。对新型储能的发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另外,近日,江苏省发改委印发《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方案指出,到2025年,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左右,到2027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全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明确,纳入方案的海上光伏项目按照要求配置或购买功率不低于10%、时长2小时的新型储能设施(服务),原则上与项目本体同步建设投产,共同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根据文件,2023年到2027年,江苏省共规划了43个海上光伏项目场址,项目容量达到1265万千瓦,测算出配套储能容量为2.53GWh。其中南通、连云港、盐城分别配套储能容量为770MWh、860MWh、900MWh。
此外,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了解,江苏苏州市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3地也出台了分布式光伏配储补贴相关政策。
其中,苏州市吴江区对2021年7月至2023年底期间并网发电,且接入全区光伏发电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光伏和储能项目进行补贴。对实际投运的储能项目补贴0.9元/千瓦时,补贴期限为2年。
1-4月储能备案项目182个
风光储项目签约6.2GW
光储融合,已经成为当下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发电侧的光伏发电强制配储和用户侧储能的持续渗透,都充分体现出储能对光伏乃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性。特别是光储融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光伏自发自用率,削峰填谷、需量管理,优化光伏输出曲线和构建微网系统四个方面。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查询后发现,在政策大力支持光储融合的背景下,2023年1-4月,江苏省共有182个储能项目备案。其中,1月份43个,2月份27个,3月份46个,4月份66个。项目包括用户侧储能、独立储能、集中式储能、分布式储能、储能系统、储能设备、共享储能、储能材料等类型。
此外,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近年来,江苏共签订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连云港市海上风电产业集群项目、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等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规模合计6GW,投资金额共计489亿元。
在江苏省大力发展光伏储能的同时,光储融合也存在着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的稳定商业模式还未完全形成;配储成本高,经济性低;国内风光项目强制配储能但储能利用率低,配套储能不受重视,普遍配而不用;劣币驱良币,配置低,性能差的储能设备有机会中标,成为行业发展隐患等一系列的难点痛点亟待解决。
标签: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