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出台首个省级长时储能政策 长时储能投资热度持续加码
近日,一条政策信息再次将业内人士的目光聚焦到了长时储能这一热度狂飙的新风口赛道。
(相关资料图)
该政策由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能源局、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长时储能试点应用的若干措施》,这是我国首个就长时储能出台的专项支持政策。
01.政策助力
事实上,与山东省此前已发布的多份涉及长时储能的相关政策文件相比,此次《措施》是最具实操价值的长时储能政策。
此次发布的《关于支持长时储能试点应用的若干措施》显然不同,其对长时储能的激励落在了真金白银上。
《措施》指出,长时储能包括但不限于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试点项目要求规模不低于10万千瓦,满功率放电时长不低于4小时,电-电转换效率不低于60%,项目寿命不低于25年,项目建设期按2年。
为积极推动长时储能试点应用,促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措施》提出6项支持政策:优先列入新型储能项目库;支持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细化输配电价政策;加大容量补偿力度;提升容量租赁比例;强化科技创新支持。
具体来说,对于列为试点的长时储能项目,参与电力现货交易时,其补偿费用暂按其月度可用容量补偿标准的2倍执行;长时储能的容量(功率x时长)一般为锂离子电池储能容量的2倍及以上,考虑其租赁给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时,能够发挥更大的新能源消纳作用,可暂按其功率的1.2 倍折算配储规模。支持新能源企业优先租赁长时储能试点项目。
由此可见,山东对于长时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的效率要求进一步放宽,补偿收益相比其它新型储能示范项目也有显著提高,这将对项目的经济性带来显著提升。长时储能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02.投资加码
根据全球长时储能理事会发布的白皮书显示,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至2025年长时储能全球累计装机量将达30-40GW(对应储能容量约1TWh),累计投资额约500亿美元;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将超过60%,长时储能全球累计装机量将达150-400GW(对应储能容量约5-10TWh),累计投资额约2000-5000亿美元。至2040年,长时储能全球累计装机量将达1.5-2.5TW(对应储能容量约85-140TWh),累计投资额约1.5-3.0万亿美元。
在此基础下,各家企业也以不同技术为切入点开始抢占长时储能赛道。打算入局的摩拳擦掌,已经入局的早早吃下了第一口美味“蛋糕”。数据显示,2022年长时储能核心设备生产商陕鼓动力、东方电气均实现盈利,其中陕鼓动力实现营收107.67亿元、同比增长3.91%,归母净利润9.68亿元、同比增长12.96%。
今年以来,液流电池由于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而成为长时储能市场中的一股关键力量,市占率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十个月内在建、新招标的液流电池规模,便已超过过去十余年装机总和的数倍。
液流电池产业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发展速度。人、财、物高速涌入,正推动这个新兴赛道走向产业化窗口。液流电池的多种技术路径,如全钒、锌铁、铁铬,均有代表性企业出现,且各家产能已超越数百兆瓦。液流电池产业已来到GW时代,站到了产业化的窗口前。
03.要实现碳中和,就需要规模化长时储能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在2023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上表示:“碳中和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大规模储能及长时储能技术。”业内人士分析,双碳背景下长时储能发展势在必行,但各种储能技术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谁能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再突破“一小步”,实现全链条高安全性的系统设计方案,就能乘着电力市场改革和虚拟电厂热度的“东风”在长时储能赛道上迈进“一大步”。“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大规模、高安全、不同时长的储能技术,长时储能技术是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政府、企业、研发人员必须重视长时储能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赵天寿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总结道。
(原标题:长时储能热度加码!首个省级长时储能政策出炉!)
标签: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