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型储能万亿赛道!第一梯队广州已发车
新型储能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突破口之一,也是广州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的关键产业。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达到600亿元以上,到2027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州从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拓展应用场景市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四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
(资料图片)
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技术率先发力。目前,我国的新型储能技术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氢储能等7种技术路线。现阶段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占比约90%,而广州在锂离子电池技术创新方面处于第一梯队。这点从其强大的储能企业阵容就可见一斑。具体发展情况我们一同来看看。
技术究竟有多硬核?
近年来广州支持本市新型储能科研力量承担国家、省、市储能相关科技项目45项,获得财政经费支持7.6亿元,已形成新型储能技术、电池检测技术、梯次利用技术三大关键技术。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在电池密度、高温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世界领先。巨湾技研的电池产品搭载相关车型创造了“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世界纪录。奥动新能源实现多品牌车型共享20秒极速换电和“车、站、网”高效能源交互。
此外,在氢能、钠离子电池等新赛道上,广州技术储备雄厚,并持续不断发展。儒兴科技的晶硅太阳电池铝浆、背面电极浆料等产品的出货量多年居全球首位。先进能源产业研究院打造了年产3万平方米的碳纸生产线。鸿基创能打破了国内一直无法实现膜电极规模化生产的瓶颈,是国内首家实现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大规模产业化的企业。在应用层面,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在广州南沙建设完成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是国内首个应用固态储供氢技术的电网侧储能型加氢站。
企业阵容有多豪华?
广州支持企业在产业链跃迁中“挑大梁”,目前广州市已集聚融捷集团、天赐材料、鹏辉能源、智光电气、南网能源、南网科技、巨湾技研、时代广汽、因湃电池、有道汽车等一批储能重点企业,主要围绕电解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进行布局。
在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方面主要有智光电气、中国能建广东院、广汽研究院等企业,在高压级联型储能技术、柔性储能产品、动力电池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
芯片制造方面,我市拥有粤芯半导体、芯粤能半导体、广芯微电子等企业。氢能方面,我市培育出鸿基创能、云韬氢能、氢电中科、昊志机电等一批在国内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
布局新赛道,政府引导基金率先发力!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已在储能产业投资布局了近二十个项目,如鸿基创能、国鸿氢能、华奕新能源、中瓴星能等,聚焦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光伏矩阵产品、冷却节能等领域,引入悦鲲环保、穗氢科技等企业,丰富广州新能源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布局。广州的创新创业氛围一直以来都很浓郁,广州创新创业大赛每年设置了新能源赛道,涌现了疆海科技、脉络能源等一批储能领域的优秀企业,其中近20%获得投资机构关注,疆海科技获得近亿元融资。
谁在背后输送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
广州构建了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布局。从人才、科技资源储备来看,广州本身职业院校、高校、科研院所众多,其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州新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开设了新型储能相关专业。广州市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有国家级、省级各类储能创新平台41个,支持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大院大所在分布式储能、风电控制、先进储能材料等领域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逐步构建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源头供给。
广州坐拥黄埔港、广州港、南沙港等3个海运港口,“千年商都”运输及出口优势明显。
被大湾区完善的新型储能产业链环抱,整体技术研发及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再加上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资源和人才供给皆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企业集聚,南方电网在电网侧储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头雁”将推动产业资源充分集聚。
政府基金引领,不断培育新型储能产业领域新技术种子企业。
聚焦支撑“双碳”战略,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发展的最关键领域、市场需求的最核心领域集聚,发力新型储能产业,广州正当时!
标签: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