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汽车进入2.0阶段 互联网造车几家欢喜几家愁

发布时间:2017-12-29 09:41:26
编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体:

商务部发布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今年2月,商务部审议通过《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并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之前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新的办法规定,经销商必须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同时,规定汽车经销商在销售汽车时将不再需要经过供应商授权,以往的4S店单一模式被打破。

点评:与之前相比,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虽然只少了品牌两字,但却彻底打破了汽车销售行业的原有规则,这一规定极大地降低了汽车经营的门槛,未来汽车销售甚至可能会以大卖场、超市模式的面目出现。

车企纷纷公布燃油车退出时间表

10月19日,长安汽车正式宣布,长安汽车将在2025年正式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随后,北汽集团也表示,除特种车、专用车外,2020年将率先在北京市全面停止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销售,到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点评:在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市场,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充电、材料等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但与此同时,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续航里程、电池使用与回收、充电设施建设、与电网协调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在补贴政策逐渐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依然面临压力。

奥迪风波终达共识

2016年11月,奥迪正式与上汽开启合资生产和销售事宜,一汽奥迪现有的经销商网络开始集体抵制。今年5月,持续了半年多的风波终于达成共识,多方就未来合作事宜达成协定并签署协议,确定在2022年1月之前,不会出现第二家奥迪销售公司。

点评:奥迪公司希望复制南北大众的模式,希望通过这种途径增加奥迪在中国的销量,以对抗奔驰和宝马的强大竞争压力。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新常态,那种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不会再出现了。同时,产品优势对企业形成市场强势地位的作用也在逐步减弱,而关心经销商的盈利,主动为经销商着想,维护销售网络的团结和稳定成为整车企业获得未来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双积分政策出台

9月28日,被业界称为“双积分政策”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双积分政策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另一部分是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未来,对企业的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将实行并行管理,汽车制造商除了需要降低燃油消耗来获取油耗正积分,还必须出售足够数量的新能源汽车才能获得相应的新能源积分。

点评: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管理办法》创新性地提出,将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进行并行管理。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吸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又充分考虑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必将有效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而从中长期来看,双积分政策也会倒逼车企加快步伐布局新能源汽车,将关注点从“如何拿更多补贴”转到“如何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上,使得资源向优势企业靠拢,从而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加速行业优胜劣汰,做大做强。

合资新能源汽车来势汹汹

众多国外汽车厂商正纷纷与国内汽车企业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正式达成合资协议,并计划于2018年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产品。今年11月,福特汽车与众泰汽车也宣布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打造采用合资公司自主品牌的系列经济型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今年12月,华晨汽车也与法国雷诺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合资公司的主要产品。

点评:中外车企开启了新一轮合资潮。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那波合资潮,这次新合资公司不约而同指向了新能源汽车,而民营车企似乎成了外资的主要合作对象。此外,在上一轮汽车合资潮中,资金、技术、品牌、管理均来自外方,而这一次合资双方将共同研发、共同打造新品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进行了整体布局,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清洁能源汽车中长期规划”、“双积分”等政策,而跨国公司明显对中国市场准备不足,加上外资品牌的电动车开发成本非常高,找一个可以把成本做到更低的中国合作伙伴就成为很现实的解决办法。

汽车业再现大手笔收购

今年6月,吉利集团与马来西亚DRB集团签署最终协议,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并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今年12月,观致汽车官方宣布,新的战略投资者为宝能集团,后续宝能将继续收购量子公司的部分股权,以达到绝对控股观致汽车的目的。

点评:大手笔海外收购已成了吉利的拿手好戏,从英国锰铜公司、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到沃尔沃汽车,吉利一直在不断刷新人们的眼球,而此次收购宝腾汽车,吉利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进军东南亚市场,进一步提升宝腾在马来西亚、英国、印度及澳大利亚等市场的销量。与吉利收购宝腾相比,宝能集团收购观致更加引人注目,这是中国汽车史上第一次由一家金融背景的企业对汽车企业进行收购。其实,宝能集团对汽车市场觊觎已久:今年3月,宝能集团注册成立了宝能汽车公司;今年10月,投资约14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配套设置项目;今年11月,与昆明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谋划建设5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此次借观致之手,宝能迅速切入汽车领域,并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

“造假”连累日本汽车业给中企敲警钟

今年6月,日本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84年历史的高田公司,因气囊等质量造假,最终申请破产保护。不久后,日本第三大钢铁生产企业、“百年老店”神户制钢也陷入造假的漩涡,公开承认篡改铝制品强度、尺寸数据,并波及丰田、斯巴鲁、马自达、本田、日产等日本汽车企业。

点评:随着中国制造的快速崛起,日本制造原有的成本优势逐渐殆尽。在日本制造鼎盛时期,许多矛盾和问题都被忽略或掩盖了,但随着众多竞争对手发起猛烈进攻,日本制造“造假”等问题不断被暴露出来。同时这也表明,品质和质量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线,不管企业曾经多么辉煌,如果跨越了质量红线,必将在一瞬间崩塌。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崛起并焕发出勃勃生机,而此次日本企业造假事件无疑也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标签: 互联网造车 几家欢喜

   原标题:自主品牌汽车进入2.0阶段 互联网造车几家欢喜几家愁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