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系两款APP未经提示开启隐私权限 用户的个人隐私如何保护?

发布时间:2018-03-29 08:49:59
编辑:
来源: 新京报
字体:

APP名称:百度贴吧

功能类别:社区类

获取隐私权限:多项隐私权限

用户选择权:未提示,直接开启

记者3月27日首次安装打开百度贴吧后,没有看到任何提醒,即可直接进入该APP。而当记者打开后台系统发现,该APP开启了调用摄像头、启用录音、读取位置信息、拨打电话、发送短信、读取通话记录、读取联系人等几乎全部隐私权限。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社区类应用,百度贴吧用户可以发布视频或语音。但是记者并未发布任何视频,也未进行拨打电话、读取联系人等操作,相关权限却处于开启状态。

APP名称:豆瓣

功能类别:社区类

获取隐私权限:储存权限与位置权限

用户选择权:可以选择拒绝

3月27日,记者首次安装打开豆瓣APP后发现,其会在首次打开时索取储存权限与位置权限。但即便选择拒绝位置权限,该APP仍可正常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社区类应用,除储存权限外,豆瓣没有“默认”开启任何其他权限。在使用过程中,只有开启“扫一扫”功能时,用户才需要开启相机权限。除此之外,没有涉及电话、通讯录等敏感权限。

附注:新京报记者3月27日使用基于安卓系统的华为P9手机测评。

【追问】

用户愿意放开隐私权限吗?

3月27日,新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30名手机用户,询问其是否愿意对APP放开自己的隐私权限。

结果显示,有15名用户明确表示不愿意使用隐私换取便捷。其中,有10名用户称如果不给APP开通隐私权限就无法使用,会选择直接卸载APP。从事金融工作的王女士表示“如果APP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强制要求我开通定位、通讯录等权限,我认为这款APP本身就带有恶意,不会继续使用它”。

还有10名用户认为使用隐私换取便捷需要“视情况而定”。其中,3名用户认为,如果是微信、支付宝等较为普遍的APP,会给予自己的隐私权限,而如果一些不知名的APP索取隐私权限则不会给予。7名用户表示,是否为APP开通隐私权限,要看实际情况,如一名学生直言“开不开定位要看是否必要,比如美团这种确实需要定位功能的会给,但其他的一般不会”。

另有5名用户表示“会使用隐私换取便捷”。其中3名用户认为“可以接受APP知道自己的定位和通讯录等信息”。1名用户认为,“不给权限很多功能用不了,不得不给。”而创业者钱先生的想法则较为独特:“我几乎会开启除推送外的所有权限,因为我认为我的隐私并不值钱,而且早就已经泄露了。”

用户隐私泄露有什么危害?

如果APP方真的获取了用户的隐私,会不会损害用户的权益?

“隐私泄露现在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北京互联网从业者赵谦(化名)表示,“各家企业都在做大数据、用户画像等的调查,我们的隐私信息早就已经‘上网’了。可以说只要想获取,通过技术手段挖掘到用户的一些隐私信息并不难。”

“APP方没有理由直接损害用户的权益,但他可以通过精准推送等向用户有针对性地发送广告信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架构工程师称,APP可以读取一个叫做“MAC地址”的东西,其本意是帮助手机连接WiFi,但它也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让旁边的WiFi基站知道了有谁在附近。

“据我了解曾有好多民营医院部署了‘黄金眼’系统,其原理就是通过WiFi根据MAC地址关联到用户的手机号,如果你的手机注册了某一款APP,它还可以再关联到用户本人。这样他们就知道用户是谁,离自己有多远,而用户本人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上述架构工程师表示。

新京报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知名APP在用户协议中写有“将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相关数据可能会运用到推送中”等的表述。

“现在大部分用户已经将隐私‘泄露’给APP了,相比之下,更需担心的是这些公司的用户数据可能会遭到盗取,这样用户信息有可能流入不法分子的手中,这才是真正有害的地方。”赵谦表示。

用户的个人隐私如何保护?

在赵谦看来,个人隐私的泄露途径非常多,针对APP这一个渠道,最好的保护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权限。

“只要APP方获取了相关权限,在技术上确实可以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赵谦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安卓系统中,手机管家和应用宝上都可以显示权限,如果用户不给批准,APP方PC上的内容就显示为空白,但用户如果同意了(通讯录)权限,立马几百个联系人的信息就都过去了。”

事实上,保护个人隐私也需要隐私保护立法的及时跟进。《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而《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其一是要保证收集信息的合法性要求,其二是满足收集个人信息的最小化要求,同时,个人信息的使用、保存、委托处理、共享、转让或公开披露等必须满足个人信息安全基本原则和规范,个人信息的不当获取、使用、加工处理涉嫌违法犯罪,要负法律责任。

记者随机采访了30名手机用户,有15名用户表示不愿意使用隐私换取便捷。其中,有10名用户称如果不给APP开通隐私权限就无法使用,会选择直接卸载APP。“如果APP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强制要求我开通定位、通讯录等权限,我认为这款APP本身就带有恶意,不会继续使用它”。(记者 罗亦丹)

标签: 百度APP 未经 权限 隐私

   原标题:百度系两款APP未经提示开启隐私权限 用户的个人隐私如何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