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林业人石山造林10多万亩 写就愚公移山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8-06-19 08:30:27
编辑:
来源:河南日报
字体:

大峪镇小横岭“困难地”造林工程。本报资料图片

南山林场上的侧柏迎风挺立。本报资料图片

黄河三峡曾经也是造林“困难地”,如今已是郁郁葱葱、满目苍翠。 本报资料图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中有荒山,多石少土,草木难生,世代萧然。一群人不安于宿命,决意改变现状,让石山生木,家园染绿。

石上种树,大山绣花,愚不可及!“智叟”嗤之。

在怀疑与嘲笑中,他们笃定前行。

日复一日,不惮辛劳,虽饱尝失败之苦,但始终坚韧不拔。后变易方法,创制秘诀,在不毛之地造就奇迹,移走苍凉荒芜,移来绿水青山……

走进今日济源,你会听到这样的新传奇。一群当代“愚公”,接过老愚公的镐头,撸起袖子加油干,久久为功,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困难地”造林10多万亩,写就了愚公移山的新篇章。

咬定荒山不放松

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

6月15日,记者登上济源市南山林场的尖山岭。

举目四望时,记者看见了树,而林场职工看到的是一代代林业人:远处的莽莽林海是第一代的杰作,近处山坡上布满整齐的鱼鳞坑,坑内的小侧柏迎风挺立,见证着新一代的付出。

“这些垒了鱼鳞坑的山,林业上称为造林‘困难地’,多为砂岩碎石,用常规方法造林,树木成活率很低,往往是年年栽树不见树。”南山林场大沟河管护中心主任贾长荣介绍。

近年来,济源迎难而上、创新拼搏,打造了南太行“困难地”造林的“济源经验”,享誉全国。

“重视生态建设、致力荒山绿化是济源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我们站在无数前人的肩膀上,才取得了‘困难地’造林的新成就。”凝望着远处的林海,济源市林业局局长王天中感慨。

济源地处黄河中下游、太行南麓,山区、丘陵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88%。如今,若从空中俯瞰济源山区,满目苍翠、绿意葱茏。

树,现在是这里最平常的东西,但也曾是这里最稀罕的东西。

时光回溯至解放初期,济源山区很多地方都是荒山秃岭。

“即使有棵树也长得很慢,娃和爹小时候看到的树几乎一样粗。费尽力气种树,往往是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年过七旬的林场老工人刘月凯回忆。

孱弱的植被导致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庄稼产量低下。群众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山上和尚头,沟内没水流。年年种庄稼,季季没好收。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济源县委、县政府就领导全县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整修梯田、保持水土,开展轰轰烈烈的绿化荒山活动。

其中大沟河林场(合并后属南山林场)堪称王屋山下的“塞罕坝”。

1963年,大沟河林场成立,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知青奔赴林场,成为绿色传奇的缔造者。

陈志龙是林场的第一代场长,如今已年逾百岁,他的讲述让记者重回激情燃烧的岁月。

很多知青从没干过这么重的活,肩膀被压肿,手脚起血泡。有些女知青实在干不动了,就坐在山坡上哭,哭完了依旧拎起头干。

种树路远,中午只能吃干粮,渴了就吃两口山背阴处的积雪。年轻的刘月凯一吃雪就发烧,可是仍然植树不辍。

一代人的青春在荒野间绽放,涂抹出今日片片浓绿。

第二代、第三代南山林场人又发扬咬定荒山不放松的精神,攥紧接力棒,在大山之巅继续奋战。

三代林业人数十年如一日,不畏艰苦,默默耕耘,硬是在荒山上植出20万亩人工林。

改革开放以来,鉴于山区面积大、工业比重大的市情,济源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民植绿氛围日渐浓厚。不仅林场职工艰辛奋战,群众中也涌现出许多造林的当代愚公。

在克井镇枣庙村,有个美丽的“林海公园”。3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坡,群众说“天上不见一只鸟,地上不见兔子毛”。

30多年的时间里,朱元英老人凭借一把镐一张锨,让石缝里长出绿色希望,让2000亩荒山变成大林场。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到21世纪初,济源荒山绿树成林,玉川大地披锦绣,愚公故里入丹青。

愚公移山精神铭刻于太行王屋,更融入济源人的血脉。从造林人到林海,一种生命创造着另一种生命;从愚公移山精神到咬定荒山不放松精神,一种精神淬炼出另一种精神。

标签: 石山造林 济源林业人 新篇章

   原标题:济源林业人石山造林10多万亩 写就愚公移山新篇章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www.xcctv.cn 中国项目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中国项目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1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