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地面小于帝陵 建筑曾被有组织拆毁 或为曹丕所为
陵园内发现的卷云筒瓦残片。这是东汉中晚期洛阳地区常见的纹饰,为判断陵园建筑的年代提供证据。
陵园内建筑只剩基础以下部分,几乎无建筑废弃堆积,符合有组织拆除的特征。图/安阳高陵陵园考古队
持续一年多的考古作业后,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新一轮发掘结束。
新京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本次发掘中,考古工作队确认高陵存在地面建筑,这与史籍中曹操本人提出的“不封不树”,以及“薄葬”观念不同。此外,现有证据表明,高陵地面曾经被有组织拆毁,这种“毁陵”行为,又极有可能与曹丕相关。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对高陵陵园进行发掘。
相关遗迹确定曾存在地面建筑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10年至2012年,发掘单位曾组织专业人员在曹操高陵周围进行调查勘探。而在本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进一步确认,高陵陵园存在建筑遗迹。
这一结果,对史学界无疑是一场颠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曾记载,建安二十三年曹操亲自下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史学界据此认为,根据这一记载,曹操本人认同“薄葬”观念,尤其是其对陵墓规格提出的“不封不树”概念,往往被理解为,曹操死后葬入地下墓穴,地面不留建筑。这样的墓葬形式,与后世皇家或王侯陵墓迥异。
发掘工作主持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周立刚介绍,本次发掘,确认了高陵陵园及相关建筑遗迹的存在,并且可能是“内墙外壕”的传统结构。这些建筑遗迹的发现也说明,高陵并非如文献记载的完全“不封不树”,而是“肯定有地面建筑”。
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西高穴村南部。2009年,考古人员在对一座被盗东汉大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当年12月27日,经国家文物局认定,墓主为魏武帝曹操,根据史籍记载,曹操之墓即为“高陵”。同年,由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公布的“2009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中,安阳曹操墓位列第三。
-
无相关信息